歡迎各位踴躍投稿與我們分享與自閉症人士相處的生活點滴。
(本會保留刊登與否的最終決定)

 
融合園地
了解與接納
顏書琪姑娘 註冊社工
香港耀能協會
賽馬會 APLUS 自閉症學童支援計劃
 

入校支援主流學校的自閉症學童確實為我帶來了不少反思的機會。過去一年我很榮幸能夠參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香港耀能協會APLUS計劃。在整個學年間,我與計劃的同工一起努力入校為自閉症學童提供不同層面的支援服務。這計劃不但加深了我對自閉症學童的「了解」,更促使我體會到「接納」的重要性。

 
如果把「了解」比喻為一條鑰匙,我認為它是用作打開「接納」之門的一條重要鑰匙。很多時,初次接觸或認識自閉症學童的人士,甚至自閉症學童本身,都會對「自閉症」這個標籤有很多負面的印象或假設。 「固執」、「脾氣暴躁」、「難相處」、「沒禮貌」、「自我中心」等頗為「負面」的形容詞都是我在過去的一年常常從家長、學校教職員、朋輩及自閉症學童口中所聽到的。但是,這些形容詞是否真的能夠全面地描述自閉症學童﹖「它們」真的是自閉症學童的一部份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嘗試以一顆好奇的心、一個開放的態度去與自閉症學童相處,嘗試去進一步了解他們。
 
與自閉症學童相處過程中,我除了發掘到自閉症學童可愛的一面外,亦認識到他們不為人知的想法。這些新發現大大擴闊了我對他們的了解,使我更加接納及喜歡他們。記得我們曾經接觸過一位五年級的自閉症學生,他身形健碩,樣貌端好,但態度輕佻,而且時常說髒話。其父母及與他相處過的人都會用「沒禮貌」來形容他。但是,當我與同工有機會進一步去了解這位學生時,我們終於發掘到他「沒禮貌」背後的因由。原來,他不是喜歡「沒禮貌」地與其他人相處,而是「不理解」那些髒話背後的意思。當導師向他解釋說話的意思時,他才恍然大悟,漸漸地,說髒話的次數減少了。
 
除此之外,接觸不同家長、老師以及朋輩,亦令到我對自閉症學童有一個新的認識。在活動中,我曾認識一位就讀小三的學生。根據同工的描述,該學童時常會像小督察一樣當面指正別人的錯處,使其他同學十分難堪。當時,「難相處」、「固執」這兩個形容詞便即時在我腦海中浮現。有一次,在家長小組中,我認識到這位學生的家長。媽媽將學生的行為形容為對事物的「堅持」及有「正義感」。這事件促使我有很深的反省。我覺察到一些負面的形容詞會使人在不知不覺間減少其進一步了解自閉症學童的動機。亦都是這些固有的假設令到他們緊緊關上了「接納」之大門,使自閉症學童更加感到無助,更加表現封閉。因此,我深信只要我們能對自閉症學童有多一份好奇,定必能對他們有一個全新的「了解」。而有了這條「了解」鑰匙後,我們便會有機會打開「接納」之門。
 
曾經有人問我,是否只要增加老師、家長以及朋輩對自閉症學童的「了解」,打開他們的「接納」之門,便能夠有效地支援就讀主流學校的自閉症學童﹖我深信,「了解」與「接納」是營造關愛校園的第一步。在學校或日常生活中,如果老師、同學甚至家長都能抱持一顆好奇的心,一個開放的態度,嘗試拿起「了解」鑰匙,打開「接納」大門,營造一個關愛文化,對於學童、教職員及家長都會有一個正面的體會。
 

 

  Copyright© 2012 SAHK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  |  使用條款  |  版權及知識產權  |